| 留言 | 标签 | 首页 |    
 综合文献   中医古籍   医话医案   妇幼心法   历代本草 
   
 境天书会   医道札记 
   
 古籍知识集成 
综合文献
       >>> 返回总目录       

中医的理念


  陳國鎮


 (一)基本認識
 (二)生命的多重結構
 (三)生死循環的生命意義
 (四)人和自然的關係
 (五)傳統中醫的架構
 (六)辨證論治
 (七)陰陽辨證:負反饋調節
 (八)系統結構
 (九)天人整體觀
 (十)陰陽大論
 (十一)五行
 (十二)五行、氣
 (十三)血、津、液
 (十四)經絡的電性與生理定位
 (十五)經絡的應用
 (十六)再論經絡
 (十七)傳統的經絡
 (十八)經絡(2)
 (十九) 經絡(3)
 (二十) 經絡 (4)
 (廿一)奇經八脈、子午流注、耳針、虹彩診視法
 (廿二) 藥的性味
 (廿三)藥性歸經
 (廿四) 引經藥、補瀉
 生命的多重結構
 生死循環的意義
 生死循環的意義(下)
 睡覺的信息與心智變動
 人與自然
 中國文化的根源
 醫學形成的原因
 中西醫學的比較
 系統控制論
 辨證論治
 系統論
 系統論(二)
 人與自然的統一
 陰陽學說(一)
 陰陽學說(二)五行學說(一)
 五行學說(二)氣、血
 津液/對經絡穴位的研究
 經絡電性與生理定位
 穴道電檢法  <<< 正在阅读
 藥物篩檢法
 傳統的經絡(一)
 傳統的經絡(二)
 傳統的經絡(三)
 中藥的臨床架構(一)
 中藥的臨床架構(二)
 藥物的補瀉與七情
 藥物的七情(續)
 中醫學概論(1)
 中醫學概論(2)藥物的燥濕
 中醫學概論(3)方劑介紹
    体验的过程是每一个人用他自己的身心,同时作为材料和检视器,去搜集和分析自己,给自己下诊断、开药方,妥善治疗自己,将反应仔细地写下来。这才会真正知道中医所讲的阴阳、五行、各种症状、各种药物的感觉是什么。大家必须做这样的功课,但是做功课之前,心里也不要操之过急,先一步步把该学到的观念和方法,先掌握正确,后续的实际运用才不容易出错。以后在适当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研究的对象,也希望在被研究的时候,不要保留状况,要讲出各种资料,让大家分析诊断,因为资料愈丰富,诊断就能愈正确。我用了以上四个方向来看中国文化的起源,可是无论我怎么详说,乍听者总是感到不着边际,一颗心思像是漂在水面的浮萍,没有落地生根,真正要有扎实的感觉,就要在中医学上应用它,心里才会稳定下来。
穴道電檢法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生命學研究所
    癸未2003年3月28日
    
      一九五0年日本中谷義雄發現了經絡是低電阻線,稱之為「良導絡」,穴位就稱之為「良導點」。在一九五三年德國的Rienhold Voll發展了一個叫「穴道電檢儀」的東西,把經絡重新考察一遍,從解剖學上找到合適的位置。把經絡位置作了一些更動,多出了八個經絡系統。於是傳統的十二條經絡就變成了二十條經絡。當然他的「經絡」沒有像中醫講得那麼明確。但是它非常的準,準確到難以相信的地步。有人問他是怎麼知道的,他終生不肯講,也就表示有難言之隱。經絡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已經知道了大部分,Voll依照他的辦法,做了一些修正,也做了一些補充,讓經絡系統更加完整。
      更妙的是他發現了藥物試驗法。藥物放在體外,用穴道電檢儀來篩檢,就可以瞭解這個藥物對身體的影響,以及所需要的劑量,更是令人匪夷所思。等一下講穴道電檢法的時候再來細講。
      我在一九八八年接觸到這個東西之後,就做了一些研究。我從物理學裡面得到了一個「響應模型」(response model)。由於這個模型還算成功,我就拿它來解釋經絡的基本電性,在一九八九年的下半年開始研究經絡的電性。快要接近年底的時候,有些基本電性就已經呈現了。我為了詮釋經絡在生物體裡面存在的必要性,就提出了一個「胚胎發育觀」,從這裡面,看到如絡在生理學上的定位,等一下我還要再講這個。
      從這裡面我才瞭解,原來穴道電檢法的科學基礎是建築在基本電性的這個基礎上面。剛開始的時候,我還弄不清楚為什麼穴道電檢法、藥物篩檢法能夠用在臨床治療上。後來我針對藥物篩檢法、藥物試驗所提出了「信息波」的詮釋法,到目前為止,沒有什麼差錯,還可以用。它所用到的概念是物理學上非常深奧的量子場論。那個東西是到博士班研究所的學生快要做論文時才可能弄懂它。如果要用這種理論的話,一般人是根本不可能弄得懂的。幸好我利用一些圖示法和現代的通訊常識,就可以理解它。雖然還不是那麼標準的物理概念,但是方向是對了。
      我這個研究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利用很低的直流電壓去刺激人體。為什麼電壓要低?因為電壓低,對人體的干擾就很微弱。電壓一高,就改變了人體的狀況。結果量到的不是生命體的狀態,而是被你改造過的狀態。那就不對了。電壓低還有一個好處。在物理學上,變成是一個線性的狀態。也就是刺激量和反應量成正比關係。這個處理起來就簡單多了。如果不是正比的關係,那就複雜多了。所以我喜歡用低電壓。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人體裡面充滿了水,水分子的電解電壓很低,只有1.5v。如果超過了這個1.5v,會把身體的水分不斷的解離,變成離子化了,那就不對了。加了這個電壓之後,生物體有三個反應。第一是導電的反應,就是有電流通過人體。第二,因為是正負極固定、不會換來換去的直流電壓,細胞靠不同極就極化成相反的電性。正極的就帶負電,負極的就帶正電。這個叫極化。第三,生物會抗拒電壓,也就是身體防衛機制的自然反應。在過去我沒有做生物體的研究之前,根本不會去想這個問題。直到我做了這方面的研究,才注意到這個問題。
      第一,導電
      加了一個電壓以後,電子特別容易活動。因為電子是小小的一個,帶負電,於是全部往正極的方向跑。可是這一路上要碰很多物質的分子,於是就有了阻力,形成「電阻」。從物理學上可以導出一個公式。這個公式就是呈現生物體導電好或不好的指標。如果這個電阻值很大,就是阻力很大的意思,很不容易通過。如果這個電阻值很小,就很容易通過去。它的倒數就是身體的導電度好與不好的指標。
      第二 極化反應
      由於細胞膜本身就帶電,內層帶正電,外層帶負電。加了一個電場之後,細胞膜的正負電會稍為挪開來一點點。靠正極的每一個細胞比較容易變成帶負電。這在物理學上稱之為「極化」(polarlization),就是正負電荷分開來的意思。每一個細胞都有一點極化,大家在外加的電場裡開始排列,於是就產生一個外加電壓以後所產生的電位差。就相當於一個電壓。這個電壓從物理學課本上就可以抄一個公式來說明,是一個很常導的式子。
      第三 防衛機制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假定細胞在沒有受到影響之前是一個圓圓的形狀,受到外加電壓之後,就變成橢圓的形狀。於是就有一個極化的電位差,或電壓。這就是外加電壓對細胞的干擾。這個干擾的電壓在細胞內就形成一個電場。也就是額外多出來的電場。這個電場一多出來之後,由於這個細胞是一個活體,於是就要去抗拒它。抗拒它的動作是什麼呢?就用一個反向的電壓去對抗它。這個反向的電壓那裡來?是細胞裡面的一些物質轉化成化學能,再由化學能轉化成電能,然後形成一個電壓。這就像我們買的乾電池裡面的一些化學反應,也是從化學能轉變成電能。只是細胞裡面是有機化學的反應,而乾電池是無機化學的反應。這個電壓是生物的生命特有的性質所產生的電壓。我把它叫做Lt。為什麼把它叫做Lt呢?L就是從Life potential來的。這和電路學上的電感(inductor)所用的inductance幾乎是一樣的意思。我當初只是隨意取名,居然取到一樣的意思,真是巧合。
      我把這個叫做「生命勢」(life potential)。它和醫學上、生理學上所講的bio-potential不一樣。Bio-potential指的是細胞膜內外的電位差。這個life potential是指細胞內為了對抗外來的干擾所產生的電位差。其實也是我們的免疫系統裡的一個動作。因為有了這個電壓,才能夠維護這個細胞比較不受外來力量的干擾。在實際測量的數據分析裡面,就發現凡是健康的人,「生命勢」和「外來的干擾」這兩個函數幾乎完全一樣。有時候會稍為有一點點的差別。幾乎完全一樣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它的大小要完全一樣。一個是它的行為模式(動作)要完全一樣。不僅動作要一樣,而且時差也要一樣,不能落後。所以可以看到健康的人,他的防衛力量是非常靈活而且分寸拿捏得剛剛好,不多也不少。這才是真正的健康。
      從生命勢來說,一個健康的人具備一個非常強大而靈活的防衛機能。所謂強大,不是事事都很強,而是該強的時候強,該弱的地方弱。需要給三分對抗的時候,就給三分;需要給七分對抗的時候,就給七分。不是一上來就是十分,一點圜轉的餘地都沒有。這是非常靈活,恰如其分。凡是生病的人,他的信號量出來,就會發現「生命勢」和「外來干擾」這兩個函數,要不就是大小不相同,要不就是強弱不對等,行為模式不同,時間上或提早或延遲。
      於是一個測量的體系可以簡化成這樣的一個電路:
    
      一個電壓伴隨一個電阻,人體就把電阻、受到的干擾(也就是極化的電壓)和Life potential放在上面,可以寫出一個公式來。這個電流的公式就是流過人體的電流。把這個公式放到電腦裡面去計算,和實際測量的數據,相對照。外加電壓從1.5v一直做到5.00v,各式各樣的符號就是實際量出來的數據。
    
    實線部分是公式裡面算出來的,調整裡面的參數,它可以非常的吻合,在99.5%以上。從這個吻合度裡面,我們瞭解到,原來我們所量到的曲線,從一開始衝到頂上的這段是身體電阻的表現,也就是導電能力的呈現。身體好還是不好,氣順暢還是不順暢,就是看這一段。這個高度越高,當然就是導電越好。如果太高,太低都是不對的。後面那一大段慢慢掉下來的曲線,則是身體的防衛機能在對抗外來的干擾的情形。代表身體如何因應環境所給的刺激。也就是應變能力的指標。看後面這一段曲線,等於是在看一個人身體裡面應變機能的狀況。
      前面這一段只需1/200秒就結束了,後面這一段卻要好幾秒,有些癌症患者可以好幾分鐘,時差很大。因此,這兩個可以分開,做不同的生理詮釋。
      我就從這樣一個公式裡面去研究經絡的電性。這個電性的特質就是中谷義雄在一九五0年所發現的。凡是經絡穴位的地方,導電狀況都比周圍的組織要好。所以可以完全重複中谷義雄「良導絡」的結論。屢試不爽,而且非常容易做出來。這也是中谷義雄當年一提出來,大家立刻就接受的原因。大家很容易重覆他的工作,表示那的確是個事實。
      沿著經絡流動的電流,由於阻力小,所損耗的能量也就小。從頭到腳可以很暢通。年輕的時候經絡暢通,手腳就很伶俐。可是年紀大了以後,經絡就不是那麼暢通,電阻就比較大,電流流過去的時候心有餘而力不足。常常想要跑要跳,做一些快的動作,手腳就不太聽使喚。或者不要到年紀大,在疲倦的時候也有這樣的問題。因為你身上的電阻變大了,信號傳不了多遠,就變得很小,身體的反應也就跟著變小,看起來就是反應遲鈍。
      同樣在一條曲線裡面,我們也可以去分析導波的速度。那就是利用它極化的程度來看。這是要用到物理學才可以說明清楚,在此不多說。從這個掉下來的曲線,可以看出導波的快慢。掉得少的,導波就快。掉得多的,導波就慢。結果我發現,在經絡穴位的地方,導波就快;周圍組織的導波就比較慢。換句話說,經絡還是可以看成是良導絡,不過把概念擴大一點,除了導電之外,還要導波。兩個的傳導都很好。那就表示經絡是非常良好的溝通網。導電導波都很好。這是我在一九九0年分析出來之後所看到的。以前的所沒有看到過的。
      我也利用交流電做了相同的研究。一個人體隨便選定那條經絡。這邊就輸入一個交流電壓。一個簡單的電壓,很好處理。然後去量它的輸出。第一,出和入之間有大小的比。第二,出和入之間有時間的差距,或者超前,或者落後。通常都是落後。沿著經絡走一段,一定會有一些電壓上的損耗。出來的電壓一定比原來進去的電壓少一點點。進出相比,一定是小於1。小於1,取對數之後,一定是負值。
      進出之間一定有個電位差,這要從數學函數裡去看。有人寫作「時差」,動作會慢一點。這就可以代表波的傳遞到底有多快。用這兩個來看看實際的實驗結果。
    
      這個圖是同一個手臂。用的穴位是曲澤和內關,中間是心包經。在這個穴位上貼電極。它們旁邊的點也貼電極,因為不是穴位,所以也不會走經絡。經絡用紅線來表示,非經絡就用藍線來表示。上面的出入的電壓比,這是大小的比值。都是負值,不必細究。紅線部分都是小於1,最頂上是0,輸出和輸入都一樣大小,事實上是不可能,一定會吃掉一些電壓,於是比0稍為小一點點。可是電壓沿著非經絡走,會被吃掉更多的電壓,損耗更多。沿著經絡,就不太會損耗。
      下半圖是相位,就是它的時差,用角度來表示。最底下是0°,最上面是50°。沿著經絡的相位都比較小,比較靠近0°。沿著非經絡的相位分布很廣,表示它跑得很慢,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跑到,也就是它的波傳得比較慢的意思。
     下半面這個圖所用的穴位兩邊都是內關,都是心包經,也就是跨過身體。然後再找一個對照點。這是用手臂的兩邊,剛才是一邊。結果也是一樣。顯然沿著非經絡傳遞的信號,第一、衰減得很快,一下子就變得很小;第二、動作比較慢。
    優勢方向
      另外在實驗的數據裡面無意間發現,不管導電也好,導波也好,居然有一個優勢方向。也就是導電比較好的方向,或者是導波比較好的方向。在實驗中顯示,導電比較好的方向統統都是從身體流向四肢。不管手腳,不管是陰面還是陽面。這就讓我想到中醫經絡裡面所講到的五俞(輸)穴。十二經的經氣統統都是由末稍流向身體。
      我想了一陣子,方才想通,原來手指尖尖的,就像避雷針一樣,有尖端放電的作用。所以電子會從末稍跑出身體之外,離子太笨重了而跑不出去。電子帶負電,當它向身外出去的時候,帶正電的電流就反方向從末稍流向身體。手腳是會消耗電量的。一個真正懂得練功的人一坐下來,手指扣起來,腳也盤起來。為的就是形成一個環圈狀,讓電子不要跑出去。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裡由。我讓學生做實驗時發現,左右手的電量是不等的。一般人是左手高,右手低。如果手攤開的話,全身就一直在漏電,左手進來,右手出去。在練功時不是說「左手吸氣,右手發氣」嗎?就是這個道理。當手扣起來,這麼一接,就變成一個循環,不會有所損耗。練氣的人常常會去結手印,就是這個道理。即使不結手印,手也是放在膝蓋上,還是有相聯的地方。因此,古人所講的十二經的經氣,很可能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電流。只是它用的語言詞彙不同而已。
      同樣的,導波也有速度比較快的優勢方向。結果發現手腳的陰陽面是不同方向的。古人用一個好簡單的說法來形容這種現象,那就是「陰升陽降」。也就是說,把手一抬起來,所有內側的,腹部的,也就是陰面的經絡導波方向都是往上升,所以說是「陰升」。所有外側的,背面的、也就是陽面的經絡的導波方向都是往下降,因此是「陽降」。沿著內側上,上到頂,就沿著外側降下去。在測量時,身上的導波方向都符合陰升陽降的原則。
      不過也量到少數人不符合這個原則,就發現他那時候是在生病的狀態,因為經絡系統已經混亂了。如果有很多條經絡系統都混亂,他一定不舒服。可是去做各種西醫的檢查,包括斷層掃描、核磁共振攝影在內,卻看不出有什麼毛病,任何器官都是好好的。其實只是他的導波方向錯了而已。就像大家處在一起,感情的交流都很和諧,相處情形就會非常和樂。如果大家鉤心鬥角,那怕每一個男人都貌美如潘安、宋玉,女的都像西施、昭君。在身體結構上,他們都是正常健康的,但是就是不能相處在一起,覺得非常的不舒服。這是我們從來就不曾注意過的事。
    精專營氣
      陰升陽降就相當於電磁波在傳導。這個事實在《黃帝內經.靈樞.營氣第十六篇》就已經講得清清楚楚:
    
      古人弄得那麼清楚,當然不是像我是從實驗裡面得來的。古人告訴我們:十二經是從肺經出,走大腸經上,到胃經下,去接脾經,這樣一路的上上下下,十二個時辰繞身體一圈。歸納起來,就是陰升陽降。在胸腹有升有降,在手腳就是陰升陽降,非常清楚。比我做的實驗清楚多了。顯然古人說「營氣精專者,行於經隧。」這個「精專營氣」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電磁波。
      這個電磁波也被古人當成是一種「氣」。古人所講的「氣」至少包括了帶電的粒子所形成的電流,以及純粹電磁波的能量流。有了這種認識之後,你就曉得,原來經絡是導電好,導電快,而且還有優勢方向。
    經絡是良好的溝通網路
      經絡具備了這三個特質,從物理學上來看,能夠導電,就是能夠傳導物質。因為電不會自己跑,一定是要依附在物質上面。有電,就一定有物質。能夠傳遞電磁波,就可以傳遞能量。電本身也傳遞能量,由物質來傳。不管導電也好,導波也好,都可以藉它來傳遞信息。後來我又發現,信息可以自己傳遞。
      所以經絡是人體內溝通物質、能量和信息很好的網路。因為第一、它的阻力小,能量不會有太多的損耗。第二,它走起來非常的快速,有一個好處,因為生物要適應周遭環境,必需要有足夠快的反應,不要一個信號傳進來,過了大半天才傳到神經中樞,而後才有所反應。那怎麼行?必需反應要快。反應要快,就是傳遞訊號的通道必一需很暢通。經絡就具備這個特色,非常奇妙。第三,還有方向性。更妙了。這個告訴你,它不是一個隨便變動的系統,一定是有一個規律性。在生物體裡面,這樣的一個溝通網路扮演了相當稱職的角色。這麼稱職的溝通,當然有一個重大的效果,那就是統整全身的細胞。這是我當年在看經絡的時候,看到了這些層面上的問題。
      有了這樣的觀念之後,回過頭來問:「經絡有必要存在嗎?為什麼解剖學上沒人看見呢?為什麼在中國古書裡面有?為什麼在西方只有少數的人才會認識到一點?為什麼在電子顯微鏡下,還是不能弄得很清楚?難道有必要存在嗎?如果沒有經絡,那又會怎樣?」從解剖上去看,它很難看得懂。這個人說是肥大細胞、那個人又說是神經叢,另外一個人又說是微血管叢。還有其他的說法。這麼多的說法要整合在一起,那是很難的事。於是我就反過來想,從生命的最初一個受精卵開始想起。
    胚胎發育觀
      生物體從一個受精卵變成兩個細胞,如果還是形成一個整體,也就是一個系統,必需要好好的溝通和整合。這是最基本的要件。在這時候,還沒有神經,更沒有血管,各種解剖上看得見的東西在這時候都還沒有。可是已經要整合了。靠什麼呢?靠細胞和細胞之間比較容易走的通道。什麼是比較好走的通道?那就是阻力小,速度快。這時候,經絡的原始狀態已經出現,有了原始雛形。只是很簡單的整個這兩個細胞。
      如果這兩個細胞互不往來,各自發展,而且分得很開,將來就是同卵雙胞胎,如果分得不太開,卻又不太往來,說它沒有瓜葛,它還是有一些瓜葛,那就變成連體嬰。
      在可以溝通的情形下,受精卵從一個變兩個,兩個變四個,四個變八個、十六個、三十二個、六十四個,這樣一路的增加下去。細胞越來越多,整合也越來複雜。經絡的溝通整合是很原始的設計,當細胞多到一定程度時,經絡的功能已經不太高。需要另外再建可以高速傳遞的交通網絡。訊號在經絡裡面,一秒鐘傳二、三十公分,已經是很好的了,可是在神經上面,一秒鐘可以傳十公尺,甚至上百公尺。
      在複雜多細胞體內,經絡溝通的效果一定不好。因為數量太多了,還是用原始的方式,就沒有辦法有效的溝通,於是就要開始分工。有些專門扮演電訊的整合和傳遞,有些專門從事物質的溝通。所以神經傳導系統、血液循環系統就逐漸從原始經絡溝通狀態這裡面分化出來。目的是要各自扮演一個特殊的角色和溝通任務,讓這麼多的細胞能夠在這種高效率之下而整合起來。所以各個分化系統的效率一定比經絡來得有效,而且要高出很多。而且是分工合作,所以不是分化系統,應該是分工系統。分工的目的是為了合作,合作的目的是為了統整巨量的細胞成為一個活的生物整體。
    身體有兩套溝通系統
      既然要它作特定的任務,而且要高效能,那麼就要賦予特殊的待遇。於是就形成了特殊的管線、特殊的造形。所以就具相了。神經要用一輩子。心臟一輩子要跳千萬億次,功能都非常的好。這些分工的系統在胎兒發展的中晚期分別出現。這些特化的分工系統基本上不可以有什麼改變,有特殊任務,很有效率的,在解剖上看得見的,是個剛性的、陽性的系統。而經絡卻是隱藏的,沒有特殊造形的、溫和的,因此是柔性的、陰性的系統。生物體裡面一定是有陰陽兩套系統存在,密切的合作,才能讓這個生物體那麼複雜而又有秩序的生理、心理作用。
      所有解剖上所看到的現象,其實都是經絡和各個分工系統,也就是具相和不具相兩個網路之間的銜接介面。看到穴位、經絡上面有些地方是有肥大細胞,有些地方是有神經叢,有很多微血管,還有各式各樣特有的組織,其實就是兩者銜接的介面卡。都對,可是都沒有看到生物體的整體溝通運作需求。
      一個生命體在發展的初期,經絡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和功能。也正是因為經絡不具相,可以任意的被改變。因此,在胚胎發育的初期,千萬不要去騷擾它。一騷擾,這個經絡網就改變了,發育也就不對了。最初的幾週是最怕被干擾的階段,越到後面,越不怕干擾。即使騷擾了其中一小部分,由於細胞太多了,少幾個細胞,多幾個細胞,或發展的方向有一些偏差,影響就不會太大。
      胚胎發育的早期是要特別保護的。再加上,在現代的生活環境裡面,有太多的電磁波,而且是高頻電磁波,可以穿透皮膚,進入身體。現在常有奇怪的胎兒出現,就是在胚胎發育的早期有奇怪的電磁波和信號進去干擾了它。
      在低等生物裡,經絡發展到某一種程度,它就可以營生了,不必有分工糸統。只要是多細胞,一定有經絡,不管動物或植物。而且不論高等或低等生物,都一定有經絡。高等生物的分工系統就發展得比較精緻,低等生物就發展的比較簡單,因為低等生物的溝通需求不是那麼高,簡簡單單的一些功能就夠它的生活需求。所有的多細胞生物都有經絡。單細胞生物體當然就只有經絡系統,不需要有特化的分工系統。只是很難去做測量,因為用電去測量,干擾狀態很可能就大過它本身的生理狀態。
    身體的碎形結構
      生物體的發育模式很可能牽涉到現代物理學、數學常用的「碎形」(fractal)。所謂碎形,就是一個很簡單的模式一而再,再而三的展現,結果就是在任何一個區塊裡可以看到整體的類比模樣。在針灸裡有耳穴。耳朵有全身的穴位,具體而微的展現出來。眼睛瞳孔裡面的虹膜也有這樣的特性,就像百葉窗一樣,身體狀況不同,那個百葉窗的某些扇葉就會出現不同的樣子、顏色,甚至破洞。更常見的就是腳底按摩,腳底也有全身相關的穴位。手掌、面相也都可以看到身體內部的縮影狀態。牙齒也是有碎形結構。
    
      從這張圖上,可以看到,門牙有四顆是和腎經、膀胱經有密切的關係。這個門牙是用來咬東西,切斷東西用的。人不像獅子、老虎有那麼強大的犬齒,可以撕裂生肉。人吃東西一定是先用門牙來咬斷東西。我有一位朋友,門牙有一點歪,不太整齊,覺得不太好看,想去把它磨平一點。醫生一不小心磨得太多,太薄了,就斷了,只好把這顆門齒拔掉,再植一顆人工的假牙。在二十年前,補牙的材料還沒有改進,在他的人工牙根上所用的材料是鉛,黑色的。再加上生過孩子,牙齒很容易蛀,填補了很多銀粉。銀粉的主要材料是汞。汞一碰到口水,就會發電。九年後,卵巢不斷的長腫瘤,腎臟也是。心臟也非常的不好,連上樓梯都會喘,要分段上。走路不能快。她來找我。我問她是不是有假牙或是補牙。一看果然是。一追究,好多顆牙齒都是銀粉補過的,可是她不相信,認為牙齒硬硬的,有什麼問題。
      門牙是腎經和膀胱經,不就跟她長腫瘤的地方相關嗎?犬齒是和肝膽經相關。有些人的犬齒黃黃、薄薄的,他的膽經一定是濕熱。看人家一口牙就可以看他身體是不是健康。以前老人家選女婿、媳婦時,要請他吃東西,說說笑笑的,目的就是要看他的牙,是不是好牙。確實有道理。
    再過來,上顎的24、25前臼齒是肺經和大腸經,26、27是脾經和胃經。下顎的34、35前臼齒是脾經和胃經、36、37是肺經和大腸經。上下顎的大臼齒和智齒是心包經、三焦經、心經和小腸經。這顆牙和智力有關。
    為什麼牙齒和經絡有關?從剛才講的胚胎發育觀來說,它當然是聯在一起的。因此,牙齒的疼痛絕對不是局部,一痛起來,就聯到相關的臟腑。同樣的,我們吃東西的時候,要細嚼慢嚥,目的是多重的,一方面在按摩牙齒,一方面是在活化相關的五臟六腑。細嚼慢嚥不僅僅是把食物咬碎,更重要的是食物的信息透過口腔的經絡傳到內臟,讓臟腑對於外來的食物有了相當的認知之後,接納進來,對身髒才不會造成很大的衝擊。如果時間不夠,匆匆吃飯,囫圇吞棗一番,五臟六腑就會被嚇到。經常如此,每次一口東西進來,五臟六腑就嚇一跳,時間久了,就嚇壞了,身體也就很糟糕了。因此細嚼慢嚥絕對不是只為了把食物攪爛。如果只是為了把食物攬爛,那麼用果汁機把食物打一打,不就成了?市面上不是有專門為沒有牙齒的老人家設計的食物處理機嗎?把食物打成漿,照理說,不就適合老人家食用了嗎?可是,一般的老人家都嫌這種打成漿的食物很難吃。為什麼?因為食物打成漿,一口吞下去,沒有經過口腔經絡的調整,身體的五臟六腑還沒有準備好,食物就衝進來,是不是就被嚇壞了?那種食物當然不好吃。
    如果有一口乾淨、潔白、整諂的牙齒,身體一定是健康的。儘量不要補牙齒。要補,一定要找好醫師,用很好的合金材料,通常這種合金材料價格都很貴。跟你的身家性命來相比,還是很值得的。
    如果用銀粉來補,這個銀粉的材質主要是汞,汞碰到口水會發電。而且銀粉和牙齒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材質,在物理學上,任何兩個不同材質的東西放在一起,會產生一個接觸電壓,這是必然的。於是,補銀粉等於是在口腔裡面裝了一顆顆的電池。這個電池日日夜夜、不斷的影響你的身體各個經絡系統,那些系統不長東西才怪。有些情形是不長腫瘤,而是影響到大腦,也有變成植物人的例子。奇奇怪怪的情形不一而足。以前的人不曉得是那來的想法,認為年紀大的人應該牙齒掉光光,如果還是保有一口好牙,一定會尅兒孫,於是要把好好的牙抉掉。這是一位牙醫告訴我的。他就碰到這種例子。有一位士官長,到了六十多歲,身體很壯,天天洗冷水澡,就是因為有這種奇怪的觀念,把好好的一口牙拔掉,沒過多久,就過世了。這位醫生大惑不解,為什麼會這樣?他來問我,我說這麼一拔,把他全身的經絡系統都擾亂了,當然會死。牙齒好是本錢,不要隨便亂拔、亂補。
    還有一位老人家八十多歲了,每天都很好睡,從來不要半夜起來上廁所。他有一個習慣,每次刷完牙,就用手指伸進去按摩牙齦。牙醫師也搞不清楚為什麼這麼按一按牙齦就會很好睡。跑來問我。我說,每一顆牙齒都跟經絡臟腑相聯,在口腔的按一按,就等於是做了全身臟腑的按摩。當然好睡。
    全身最有力量的地方不是手腳,是牙齒。頭腦昏沉迷糊的時候,咬一咬牙齒,腦筋就會變得清醒。練功的人都知道有「叩齒」的功法,每天早上起來,要叩齒三十六下。把全物五臟六腑都叫醒過來。如果不這麼做,人雖然醒了,可是五臟六腑還沒有完全醒來,就沒有食慾吃早餐。小孩子如果有一口爛牙,一定是教養方式有問題。有些人喜歡在小孩子睡前讓他吃一點甜食,那是不對的。好,休息五分鐘。
      一般人以為,當生物體演進到某一種複雜的程度時,經絡的功能不是那麼的高,就可以退休了,由分化系統取而代之。實際上是不可能的事。經絡的重要性依舊存在。經絡在一個生物裡面扮演什麼角色呢?
    
      原先是溝通整合所有的細胞,等到它的效率不夠的時候,就有分化系統的出現。經絡系統依舊存在,扮演一個仲介網路的角色。這是我對胚胎發育觀所做的進一步詮釋。
      在生物體內,不可以沒有經絡。如果沒有了經絡,會形成上不通、下不達的局面。回過頭去想《黃帝內經.靈樞.經脈篇》所講:「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因為經絡是站在中間的地位,它一旦不通,上下就連不起來。因為分化系統不可能為每一個細胞都布上一條線,一定要借重原來的溝通網,作為仲介、介面網(inter-network)來整合之。不需要自己來做。因此,經絡可以決死生。
      平常我們不覺得經絡的重要性。是因為它太多、太密。斷了這一條,還有別條可通。不覺得它有什麼重要性。可是神經就不一樣,切斷了一條,就少了一條。什麼時候才會發現經絡的重要性呢?天氣一冷的時候。很多經絡就不太通。神經傳導、全身都感到不對。天氣太熱的時候也是一樣有問題,經絡流動的方向性遭到破壞、規律性開始有些混亂的時候,也會感到不舒服。天氣突然變冷,經絡被凍結了,就會被凍死。而身上的器官組織並沒有壞。凍死不是身上的能量減少,而是系統的溝通網不通。分化系統由於有特殊的造形,因為有特殊的任務,而是承受外在衝撃的能力也要特別強。否則這個網路就無法執行它的任務。經絡是最容易不通的。它一不通,整個溝通系統就不能運作,也就會死亡。因此,「可以決死生」這句話是對的。
      我的這個想法到底對不對呢?放了好幾年。有一天我想通了,於是我就設法去檢驗它。可以這麼想。假定有一個指令,沿著神經從上面傳下來,傳到神經末稍。最重要的是要傳到相關的細胞才行。譬如說,想要跑步,是所有相關的細胞都要得到指令,一起配合,才能跑步。不能這些細胞配合,那些細胞不配合,那是跑不起來的。或者就拉傷了。
      神經傳到末稍之後,要靠經絡再去傳,就和現在選舉的時候綁樁一樣。這個買票的錢發下去,發到某個層級之後,就是地方樁腳去散布了。因為經絡從胚胎發育時候起,就己經把每一個細胞都聯繫好了。所以就利用這個既有的網路,把信號傳下去。
      信號沿著經絡傳遞的時候,必需有一個特性。就像古代皇帝要出巡時,要遍告周知一樣,信號要儘量的散播出去。從物理學來說,這種儘量向外散的波必需要是往外凸的。是散發式的傳遞。
      要散發式的傳遞,沿著經絡傳的部分,它的速度要比周圍來得快,這個波才會拱出去。就像一個步兵排在行進時,中間的人走得快一點,這個排面的中間就會拱出去一樣。是為發散波(diversion wave)
    
      反過來說,身上的細胞受到刺激,不管是燙、熱、冷、撞撃或其他,要把訊號往上傳遞給中樞神經,從原先散散的狀態,越來越集中到知覺的神經末稍,這個波就必需要慢慢的收攏,於是沿著經絡走的信號要比周邊慢一點,才會收攏過來。是為匯聚波(conversion wave)
    
      經絡必需具備往前必需是發散,往回必需是收攏的特性。這真是絕妙的設計。我去找以前學生做過的實驗,看裡面的數據,一查,果真如此。凡是能夠通過統計、鑑別,有意義的數據,有70%的人都呈現一條經絡往前是散發的,往回是匯聚的。從來沒有人發現過。
     
      現在通訊用的光纖統統都是匯聚波,不會反向就是發散。我們的經絡比光纖要精密的多了。也就是因為如此,經絡導波的性質一直沒有被人發現。原因是電壓加錯方向,看到的結果就截然不同。大家做得莫一是衷。我不是從一開始就去看它的傳遞方向是diversion或是conversion,完全沒有這種概念,而是從「經絡是仲介網路」這個概念來想通的。
      想通了以後,再回過頭來看當年帶過的研究生所做的數據,發現這些數據果真就隱藏在裡面。當年我也沒有看到。經絡是非常奇妙的設計,不僅是人,所有的生物都是如此。所以生物的結構絕對比我們想像的要美妙得太多了。
      傳進來的信號的波型一定是發散型的,儘量的散,讓所有的細胞都得到相關的指令,然後才能總動員。細胞得到外來的信號,一定要能聚攏過來,才能傳給神經。這是我真正在研究裡面看到的。
      人體的經絡有幾個特色。第一、功能多,可以傳遞物質、能量和信息。而血液循環只能傳遞物質,神經只能傳遞信號。經絡卻是多才多藝。多才多藝有一個特性,就是演什麼角色都很適合。
      第二、仲介的角色,位居要津。
      第三、沒有任何管狀的組織,也就是它沒有任何的特殊化。就像我們當老師的人去做生意,一定倒閉一樣,那是必然的嘛。那張面孔擺出去就是像準備要倒閉的樣子。可是一個混來混去的人,就很容易改變他的工作,做什麼,像什麼。經絡就是這樣的。
      沒有特殊形像,沒有特殊的特質,就是可調,可以改變。所以經絡是最可調的生物網路。從系統控制論來說,它就是最佳的可調控的控制網。跟分化系統比較起來,經絡可調多了。你也許要問:「為什麼不去調細胞?」第一、細胞的數量太多,第二、太小。也就無從調起。經絡也不是整個都在調,而是在重點上的調整。這些重點就是穴位。穴位是經絡浮現在皮膚上的窗口。為什麼要有這個窗口?因為生物體不是一個絕對的封閉系統,而是一個半開放的系統。要知道周遭的環境,要生活在這個環境裡面。所以要知道周遭環境的變化,要接收周遭環境的信號,一定要有窗口。什麼東西去接收信號呢?當然是經絡。幹嘛叫神經去接信號?神經有它特殊的內在目的。經絡很容易改變、又牽扯得很廣,又是仲介的角色。於是它開了一些窗口在身上,外在的冷熱燥濕的信號都接收,把這些信號收攏來,就可以調整自己。所以穴位是經絡浮現在身體表面的窗口。這個窗口扮演著收訊以作自我調控的功能。
      解剖學上只看得到具相的器官。而經絡臟象學說不然。分化系統各自有不同的長相,有各自不同的功能,所以拿它來作為區別的標籤。標明一個一個的子系統(subsystem),定出十二經的名稱。因此,經絡臟象學說已經把特殊的臟器和與它相應的經絡系統整合在一起。古人已經做好了這種整合的工作。利用不同的分化系統作為名號,來區隔不同的網路。我們通常講的一個經,一定包括特定的臟器、網路和它的特有功能三者。
    穴道電檢法科學基礎的浮現
    
      我們就利用這個窗口來調一調,就可以調整身體的狀況。在古時候,針灸就是在穴位上作調整,甚至壓一壓就可以作調整。練氣功則是在做內在的調整。穴道電檢法就是利用這個可調性來做篩檢。你看看,穴道電檢法的科學基礎在這時候方才浮現出來。從電路上是完全看不出來的。
      在《黃帝內經.素問.繆剌論篇》裡說:
    
    
    這裡所說的「邪」,不一定是病毒和細菌,凡是外來的干擾都稱之為「邪」。「客」是停留,居住。「形」就是「身體」。「客於形」就是「停留並且影響你的身體」,先是在表皮上。「留而不去」是在表皮上停留得久一點,「入舍於孫脈」,就會進入身上比較細小的脈絡。如果還不走,就入舍於絡脈,就是大一點的網路。再留而不去,就入舍於十二經。這十二經就內連五臟六腑「散於腸胃,陰陽具感」。陰和陽兩方面都受到影響。五臟就受傷了。
      感冒的症狀就是如此。剛開始的時候,覺得皮膚有點冷,後來覺得脖子有點僵硬,有點不舒服。等下就喉嚨有點啞啞的,頭有點痛,鼻子有點塞住。再過去,就是腸胃有點不舒服,再厲害一點就開始拉肚子。這就是邪從表皮進來,到達最裡面的五臟的順序。這個順序告訴我們,邪進入身體最先影響的部位是經絡,不是一下子就進入臟器。很多時候,是在處理表皮的風寒。因此,扎針就是在做這種表皮上的調整。
      這些有障礙的區域,針一札下去,再加上一捻針,狀態就發生改變。導電流的能力也跟著發生改變。原來不通的,就變得通了。原來太通的,經這麼一改變,就變得比較不那麼通暢。所以扎針不是只能讓它通,有時候太通了,也可以讓它變得比較不那麼通。也就是回到正常的範圍
    
    為什麼有這樣神奇的效果?因為針的質地是金屬,和身體的肌肉、組織,是很不一樣的。剛才講過,不同材質之間的接觸,會有一個「接觸電壓」跑出來。這個電壓就相當於剛才講的「外電壓」一樣。局部的細胞就會去抗拒這個外來的電壓,會去吸住這根金針。如果細胞是健康的,抗拒反應會很強烈,把金針牢牢的吸住,在臨床上叫做「得氣」。也就是身體知道反應,而且反應很好。這時候,針和皮膚、肌肉有所牽扯。一捻針,是不是牽扯得更廣?效果就因此而傳遞出去。
      也有那身體狀況很不好的人。針一扎下去,捻了半天,還是沒有什麼反應,有點像扎到豆腐裡面去的樣子。這就稱為「沒有得氣」,身體不對這個扎進去的金針起反應。換句話說,這個身體不像是生物體,而是像礦物。中醫講的「得氣」讓很多人弄得很糊塗。「得氣」就是身體對外來的刺激有所反應。得氣強、得氣弱,都是身體狀態的指標。在扎針的時候,針一扎下去,捻兩下,就知道他的身體狀況好不好。這是技巧的表現。真正高明的人用眼睛一瞄,就知道這個人的身體狀況如何。扎針就是用機械的辦法來測試患者的身體狀況。有些人,針一扎下去,捻沒兩下,就把針吸得緊緊的。把針稍為往上一提,扎針的地方就鼓起來一小點。如果不跟著往上提,就是沒有得氣。有些是需要捻幾下,過一陣子方才有氣。
      如果扎了半天針,仍舊不能得氣。那就表示身體很虛,需要用灸的辦法,因為那一定是虛。灸的意思就是讓身體機能活化起來。有溫度後,身體的代謝機能就活化起來。
          
      扎針的第一個效應是可以改變經絡的導電度和溝通狀況。第二個效應,扎針時既然有一個接觸電壓,也就等於是有一個電場。這個電場會使得細胞之間的極化狀態發生改變。這麼一來,它的導波的屬性,也就跟著發生改變。如果是不通的,可能試圖讓它變快一點。如果太通的,就試圖讓它慢一點。所以也就可以調節它導波的速率。因此,有時候扎了一針就不痛了。原因就是除了調整導電的功能之外,導波的功能也被調整了。這個手法就有很多,書上都有記載,自己去找書來看。
    
        更重要的時它可以調節方向。有些醫生就有辦法利用扎針、捻針的不同方向,可以使得原先不正常的方向調回到正常的方向。更高明了。
      至少有三個效應。導電的效應可以調整。導波的速率可以調整。經絡的方向性也可以調整。以前看武俠小說,有「點穴」的功夫,一點之後,對方就呆住了。這也是有可能的。它的原理就是一點之後,讓某些部位上的穴道發生一些障礙,連神經的傳導都受到抑制,就有可能呆在那裡不動。只是我們現在人沒有這種功力,但是不能據此就去懷疑古人也不能做到。
      醫生替患者扎針,有兩個效應。醫生自己的身體狀態會透過針而傳給患者。因為那個針多半是金屬做的。金屬有個特質,就是它有很多自由電子。所謂「自由電子」就是很容易跑動的電子。身體的狀況會影響這些自由電子。電子傳遞的效應又像光速一樣快。如果醫生的身體狀況很好,患者就很容易看到療效。可是同時患者也會把他的信息傳給醫生。這是雙向的溝通。因此,醫生必需要懂得修練,把病人給他的信息消除掉。否則看那一科的病,就得那一科的病。因此,嚴格的從健康的角度來說,一個醫生一天不可以替太多的人扎針。除非他有修練,否則,針扎得越多,醫生死得越快。這是千真萬確的的,不要懷疑。
    
      有些學生在醫學院畢業後行醫,他們問我:「老師,你是作經絡研究的,我想問你一件事:『是不是醫生很健康的時候,扎針比較有效?』。」我說:「當然啦。」有一次去台中中國醫藥學院去講這個道理,他們聽了,也才恍然大悟。我自己也有這方面的經驗。現在不太替人扎針,發現很多人怕扎針,現在的環境也不太適合常替人扎針。
    穴道電檢法
    
      我把穴道電檢法稱之為一個系統,因為它實在太美妙了。它利用直流的低電壓,透過穴位,剌激對應的經絡系統,於是就會出現一個電流輸出。伏耳(Rienhold Voll)作了臨床上的詮釋,等一下再講。科學上的詮釋,就是我剛才講過我所做的這些研究。然後再結合東西方的醫學知識,醫生就可以憑它來作診斷。
      在過去,醫生發現有不正常的現象,就按照他行醫的經驗,來作處理。一九五九年,伏耳發現藥物放在患者的身邊,都會量到藥物對這位患者的影響。所以他在電路裡加了一個迴路。如果有異常,醫生就依照他的藥學知識去選擇合適的藥物,放在電路裡面,去測量這個藥物的信號,對於患者到底是有正面的影響?還是有負面的影響?還是需要多少的劑量?這個動作簡直讓人匪夷所思,可是它卻是一個有效的作法。
      它的電路接法很簡單,看圖就可以明白。相當於一個電錶,把電線接出來,在中間表上一個金屬盤。出外的時候,通常都不帶這個金屬盤,而是把藥直接放在患者的身邊,或是他身上的口袋裡就可以了。患者一手握一個電極。這個電極需要有一些水,通常是用濕紙巾,手握了之後,方才可以導電。另一極就是醫生所握的探穴筆,量的時候就扎探穴筆壓在穴位上。現在還可以連接電腦來看曲線的變化。這個裝置非常的簡單,看起來沒有什麼奇特的地方。
    
      手上的穴位是這樣的。右手大拇指靠身體的內側是淋巴。在傳統上,這個地方是肺經。伏耳把肺經挪到大拇指的外側,可以對應實際的肺部組織。扁桃腺、腮腺炎、耳朵的淋巴引流、牙齒等都和淋巴經有關係。這些部位不舒服時,可以按摩手部的淋巴經,用電針去刺激它。
      肺經跟氣管和肺葉有關。食指靠身體的內側是大腸經。右手的大腸經和大腸的右半部有關係。左手的大腸經和左半的大腸有關。大腸在肚子裡面,不是一根直直的走,而是像ㄇ字型,像彩帶一樣的吊一圈。可以分成兩半。你們知不知道大腸是什麼樣子?很多人除了心臟之外,其他什麼器官都不知道。
      食指的外側是神經系統,中樞神經和周邊神經都可以在這一點上測量。這個點是量心靈、心理和情緒用的重點。以前是不知道的。
      中指的靠身體的內側是循環系統。就是原來的心包經。外側是過敏點,相當於微循環,也就是局部循環。
      無名指的內側是細胞的代謝,可以偵測全身的細胞是否有活力,代謝功能好不好,會不會長腫瘤,就是看這一點。
      無名指的外側是傳統的三焦經,和內分泌有密切關係。古人把這裡取名為「三焦」,為什麼不取名「三水經」?應該是有他的道理。可能和代謝的激素,荷爾蒙有密切的關係。它是活化身體的動力。內分泌的物質的量是很小的,但是它可以活化全身。可能藉由身上的水分間接的化生。
      小指的內側是心經,外側是小腸經,都跟傳統的經絡是一樣的。
    
    
      右腳大腳趾的內側是脾經,在這裡寫脾胰經,因為中醫裡面所講的脾經,其實包含兩個臟器,脾經和胰經。所謂「脾主運化」,就是在講胰臟的功能。脾臟會幫助回收一些廢棄的紅血球。左腳和脾臟相關,右腳和胰臟相關。因此胰贓的代謝功能要在右腳這個點上去測。
    
      大腳趾的外側是肝經,和傳統一樣。第二趾的內側是和關節有關係,這是傳統所沒有的。外側是胃經,和傳統一樣。
      中趾在傳統上完全沒有經絡。可是在伏耳的系統裡,內側是結締組織。在婦女身上,子宮是最重要的結締組織。曾經替一位學生的姐姐作檢查,她每次懷孕都不能著床長大,發現是她的結締組織不好,抓不住胎兒,沒有辦法供應所需要的養分。
      中趾的外側是全身的皮膚狀況。第四趾的內側是脂肪代謝。這個點關係到全身脂肪代謝機能是否良好。如果這個脂肪代謝機能好,怎麼吃,也不會發胖。要想減肥,應該在這個點上下功夫。不是在身上亂打洞,胡亂的抽脂。打再多的洞,身上的脂肪還是源源不絕的產生。這個點也可以看出身上毒素的多寡。毒素多的話,曲線很容易掉下來。
      第四趾的外側是膽經,和傳統一樣。膽經好的人很有力氣,很有精神,很耐磨。小腳趾內側是腎經,外側是膀胱經,和傳統是一樣的。
      手腳各有二十個經絡,一共二十個系統,四十條經絡。比傳統的十二正經,廿四條經絡要多出十六條。是伏耳最大的發現。一量這四十個點,身上二十個系統在半個小時之入就有了眉目,身體狀況大致就瞭解了。不是只有這四十個點,從末稍一直到手腕腳踝,一路都有可量的穴點。身上其他的部位也都有穴位可供測量。通常只量手指末端的這幾個點。
      量了以後,就出現這樣的曲線。在早期,把這個峰值叫做「初值」(initial raiding IR),掉下來的線,叫做「指標的偏墜」(indicator drop ID)。
    
      本來電流的物理單位是微安培,一個安培的一百萬分之一。很小很小,因此在被量時,不會有被電到的感覺。伏耳把0-12微安培切成100等分。在臨床上發現,如果高度值是在50-65之間,就是正常的導電度,身體也就是正常的。如果是在65-80,代表身體有一些亢奮。如果在80以上,就表示已經是在發炎的狀態。如果不到50,則表示機能有些退化,或機能不足。因此,往上是偏亢,往下是偏衰。往上是實證,往下是虛證。不上不下,中庸之道是為「致中和」。
      更重要的是它會掉下來,是代表有一些病理性的退化。如果用我的理論模型來看,它會掉下來,代表身體的抵抗力不佳了。等於是防衛系統出了紕漏,沒有辦法防衛自己。這個生命體也就處在一個比較危險、脆弱的狀態。伏耳對偏墜是非常的重視。我量多了之後,也自然而然的會去注意偏墜值。因為它一改善,很多東西也就跟著改善。
      這是伏耳的詮釋。我的詮釋就是按照理論模型,50的高度去換算經絡的電阻,它正好是100kΩ(100千歐姆,100,000歐姆)。它太高,表示經絡電阻太小,不對。太低,則經絡電阻太大,也不對。不高不低才正好,有人把它叫做「經絡的100分」。
      曲線掉下來的速度差異有什麼意義呢?如果掉下來很慢,表示身體的抵抗還有相當的堅持力。一定是和疾病對抗了很久,雖然力量不足,但是很有經驗,因而是慢性病。掉得很快,表示對這個疾病很陌生,也可能是已經經不起打擊,所以就是急性病。
    
      掉下來的落差比也很重要。從圖上看,一個那麼高,掉下來那麼多,而另一個是沒有那麼高,也掉那麼多。那一個的情形嚴重?當然是低的那個嚴重,因為所佔的比率較多。掉得多,表示身體受影響的範圍大。年紀大的人指標不高,隨便掉下來一點,看起來不嚴重,其實百分比就很嚴重了。伏耳沒有注意這一點。我用落差比,就不會有誤診的情形發生,而且看得好清楚,毫無隱藏的可能。等於是替臨床的指標作了一些改善。
    
    
      在臨床上可以看到六類曲線。
    
      第一類是上去之後,一直往上跑。表示身體的防衛機能反應過頭,防衛過當。這個刺激騷擾三分,卻還以五分的顏色。只有在我的模型裡,理論和實驗可以完全重疊,舊有的模型完全沒有辦法解釋。
      第二類是最健康的。衝上去到50附近,然後保持一定的高度。代表什麼意思呢?第一,高度是對的。第二,表示免疫機能非常的臨活,不多不少的就把外來的干擾抵消掉,一點都不浪費,也不示弱。當年我就是看到練氣功的人都是呈現這樣的曲線,男女老幼都是如此,感到很訝異,心想這個曲線應該不難理解,所以才下一番功夫去研究,導出這樣的公式和理論模型。因此,在穴道電檢法裡面所謂的健康,有兩個指標,一個是它的高度不高不低,一個是偏墜必需是平的。結果除了練氣功的人之外,只在三歲的小孩和七、八十歲以上,還能到處靈活走動的老人家身上,量到這種中庸的狀態。一般的人都沒有這種狀態。量多了之後,我就改變了「養兒防老」的概念。照顧好自己最重要。我是用大一、大二的學生來量,量起來都沒有這種曲線。只好自求多福了。
    
      第三類是上去,平了幾秒鐘,隨即掉下來,這是開始有一點點承受不起的現象。這現象很容易調整。只要做幾個深呼吸,就可以調回到第二類狀態。因此,調息很重要。為什麼可以調回來?我在前面講過,肺朝百脈,一個呼吸是和全身的經脈有關聯的。一個呼吸調對了之後,全身都受到影響。
      第四種是最糟糕的,但也是最常發生的,一上去之後,像溜滑梯一樣的一路的滑下來。這種曲線在我所量的幾萬人次裡,佔95%。這個顯然就是防衛的力量不足嘛,才會掉下來。
      第五種是上去了之後,掉下來一點點,隨即又上升。這表示身體的防衛機能睡著了,慢了半拍,通常都是疲倦,身體反應慢所致。在伏耳的理論模型裡也沒有辦法解釋。
    
      第六種是上去之後,就往下墜,一路高低起伏。顯然是有些東西在干擾身體的防衛能力。從染髮、擦藥膏、化裝品、所帶的裝飾品,所穿衣服的材質和顏色、香煙、項鍊、手鐲、唸珠等一大堆,都會影響身體的狀態。有時候,怎麼看都看不出什麼問題來,問了半天,才找出是身上所穿的內衣褲顏色不對。現在孩子們把頭髮染得五顏六色,也都會有干擾,只是他們的忍受度還很好,沒有什麼明顯的不舒服罷了。最大的干擾是帶在身上的行動電話。
    好,下一次再講。
    
    
    
    
    
    
    
    
    
    
    
    
    449
    
    

上一篇:經絡電性與生理定位下一篇:藥物篩檢法

Copyright © 梦境天华站
粤ICP备08035557号
200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 mst1739
Email:mst17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