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施之道
					 
					缘
					2007/12/27
					 
					
					
					    当你对他人付出的时候,你总是感到很舒服。不要告诉别人你的义行,以免稀释 
    了这个美妙的感受。 
    在一天之始就问自己:「我能为别人做什么服务?」 
    付出就是一种回报。 
    施予是人世间最好的播种,它的收成是金钱买不到的欢喜。 
    金钱是要流通才得以累积生命的能量。 
    世界上为什么会有贫穷?因为大部分人都不想和别人分享拥有的。 
    有钱是福报,懂得如何善用金钱则是智慧。 
    真正的拥有,不在于一己的独占,而在于能为大家所分享。 
    钱财只有用来造福他人时,才是真正的拥有。 
    死亡并不是生命最大的损失,最大的损失是当我们活着时,不再有任何贡献,内 
    心就渐渐死去了。 
    凡是生命中有价值的东西,只有在赠与之后才会加倍增值。 
    给活人送一朵玫瑰,强过给死人送贵重的花圈。 
    如果想要快乐,就不要去想别人是否会感恩,我们付出只为享受施予的快乐。 
    给东西给得爽快的人,等于给了两次。 
    所有的东西经分享后,就更为壮大。 
    财富并不属于拥有它的人,只属于享用它的人。 
    吝啬的人即使拥有也如没有一样的感到缺乏。 
    使布施的功德是你自己的,而不是你继承人的。 
    人的价值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能奉献多少。 
    以「付出」来庄严自己的生命。 
    爱不独是一味的给予,而是要明智的给予和审慎的保留。 
    世上最高贵的事,莫过于施恩而不望报。 
    灯光使人看见东西,也使自己被人看见。 
    地下的树根并不因为使树枝满生果实而需要酬报。 
    如果有人拿走了你的东西,告诉自己,就当那是一件礼物吧!否则,仇恨将无止 
    息。 
    有钱不用是死钱,唯有在用钱时,它才是活的。 
    我们以所得维生,而以所给予的充实生活意义。 
    既会花钱又会赚钱的人,是最幸福的,因为他享受两种快乐。 
    俭而能施,仁也;俭而寡求,义也;俭以为家法,礼也;俭以训子孙,智也。 
    在这世界上,并不是收取什么,而是付出什么,才可以使我们致富。 
    待求而施给,好;知其所需,不待求而施给,更好。 
    能守能散,是名财主;曰悭曰吝,是名财奴。 
    无求之施,一粒万钟(钟:古代量米的单位,六斛四斗为一钟。);有求之施, 
    万金无功。 
    使自己获得好处的方法,是将好处施诸别人。 
    给予,是生命中最伟大的喜悦。 
    生命的价值在于你所给予的,而不是你所积聚的。 
    成为一个给予的人,而不是一个总是收取的人。 
    完全付出,不求回报,才能自由自在。 
    快乐与求回报是成反比的。 
    钱来来去去,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把爱分给最需要的人,把钱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 
    当你发现美好的事物时,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分享给任何一个你遇见的人。 
    那些施比受还少的人是无权再要求收受了,因为他们已经取尽该得的一切。 
    独享,你只享受到单一色彩;共享,却可以由他人眼中,分享到不同色彩。 
    我不发伟论,也不施小惠。我要给,便付出我自己。 
    如果想要快乐,就不要去想别人是否会感恩。我们付出,只为享受施予的快乐。 
    不要只为报偿而生活,要懂得分享与割舍。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人也当在不断的割舍里升华自己! 
    财富通常是被占有削弱的。 
    你要记住: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 
    许多人能做出聪明事,更多人会做狡猾事,但很少人会做慷慨事。 
    施惠的态度,比礼物本身更重要,可表现出施者的品性。 
    金钱如肥料,不散布就毫无作用。 
    过多的金钱储蓄,等于将良玉藏在牢里。 
    以实践代替占有,以给予代替夺取,以服务代替享受。 
    我们能为别人提供的最佳服务,就是帮助他们学会自助。 
    钱的最大功能是再创造,在这个前提下产生服务和幸福。 
    在长养布施当中,我们将放下我们的贪爱与执着。这样做会使我们的真实本然自 
    然流露,并且变得更轻安、更自在。 
    我们随时有机会将自己的拥有物,转变为对他人有意义的东西。 
    万缘俱舍,名真布施。 
    不复挂怀,即大布施。 
    当没人放太多的精力在「接受」上时,你不能放太多的精力在「给予」上! 
    我们在修习布施之际,同时也是在学习放下。 
    不住布施相,常生清净心。 
    积德而望报于天者,无福。施恩而求报于人者,无德。 
    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则益善矣! 
    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舍心不吝,名大布施。 
    即使微不足道的小草,也会与旁边的花朵,分享满杯的露珠。 
    人人捐出一根线,穷人可得一件衣。 
    物质的施舍,只能救助一时;智慧的启发,才能丰富他的人生。 
    布施并不是为了求得别人的回馈,而是降伏自己的悭贪。 
    肯布施财富的人,比只攒财的人富有,肯割舍情爱的人,比只独占的人更有情。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生活态度就是「利人」。如果一个人不懂得付出,而一味只 
    求接受的话,他的生命,可说正在死亡边缘。 
    你给予人的,终究还是你的,而你所把持不放的,则早已失落。 
    给别人带来阳光的人,不可能把自己排拒在光明之外。 
    懂得施舍给予之人,是永远不会匮乏及空虚的。因为,在他那慈悲施予的心田中 
    ,已播下更丰足的种子,来滋养喜悦的生命。 
    尽量以施予代替取得,来减少心中的欲望,人生——没有比这样更好的生活态度了 
    。 
    令生欢喜心,不生嗔恨心,是名真布施。 
    真正的布施,是把烦恼、忧虑、分别、执着统统放下。 
    施比受更有福。 
    你目前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 
    要的人呢? 
    福——来自一颗懂得布施的心。 
    不耕种那有收获呢?如果不懂得布施,将来就没希望可言。 
    当你贫穷时,那就用身体去布施,如扫地、洒水、搬东西,这也是一种布施。 
    默默的关怀与祝福,亦是无形的布施。 
    布施时,心不恭敬,犹如在沙漠种植农作物,得不到丰硕的果实。 
    布施不在于财物的多寡,而在于高尚的布施心。 
    悭贪的人没有福气,也没有人缘。 
    贫而好施,功倍于富;贵而好聚,恶倍于贫。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 
    只有小偷、强盗才只要获得,不肯付出。 
    掌握机会布施,是有福之人。 
    遗留在这世界的,唯有我们奉献的东西而已;我们所取得的一切,会随着我们的 
    死亡而消失。 
    布施是为了升华自己的内在。 
    祝福是最高的施予。 
    菩萨一切悉舍,心无贪着,是名布施波罗蜜。 
    享受来自舍弃,并非获得。 
    爱的标志和表征就是:给予。 
    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施不住相,福如虚空。 
    依报与空不空相应,则永绝贪求,资财给济。 
					
					 
					 
				 |